有关人士认为,“祖安文化”玩世不恭的态度已走向畸形。网络上,人们比谁骂得更好,更有创造力,肆意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现实中,人们对此一笑而过,使其逐渐成为日常用语的一部分,压缩了正常的讨论空间,导致简单粗暴的表达方式甚为流行。
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郑宁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新奇、流行、反传统化的特征,这些词汇容易激发人们的感官功能,唤起兴奋感,因此也非常容易在未成年人群体中流行。
“网络流行语的极强娱乐功能,不仅可以解放青少年压抑的思想,也可以从这样的语言表达中宣泄自己的情绪。”郑宁说,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和传播刚好适应了青少年的表达需求。
对此,郑宁认为,一些网络流行语虽然体现出了当代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但同时也产生了亚文化群体价值趋向不合理的状态。所以,为了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对策,引导他们正确利用网络流行语。“我们应当重视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这样才能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在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看来,相较于网络流行用语,我们需要警惕的还有被流行语折射出来的互联网生态环境与社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