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打好种业翻身仗做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并要求加快构建种业创新体系。为落实这些精神和部署,日前,农业农村部正式发布《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通知》及《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明确了未来15年我国主要畜禽遗传改良的目标任务和技术路线,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有关情况。
“与主要目标任务是进一步做大做强,提高创新效率和产业化水平的农作物不同,打种业翻身仗、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点,指的是畜牧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称,就畜牧业种业科技创新而言,除蛋鸡外,中国畜牧业种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整体差距十分明显。肉牛、奶牛、猪等优良种源皆来自国外。
面对这样的显示情况,他表示,对国内已有的地方畜牧品种资源,予以保护和挖掘是必要的,但这只能作为辅助,最主要的还是要想方设法加大国外种源的引进,并利用其优势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表示,要力争用10~15年的时间,建成比较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显著提升种畜禽生产性能和品质水平,自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突破性品种,确保畜禽核心种源自主可控。
日前,皇氏集团(002329.SZ)总裁陈易一率领中国商务对前往奶水牛腹地巴基斯坦开展为期一周的考察,并积极与旁遮普省投资委员会、畜牧乳业部门、拉合尔兽医与动物科学大学等机构沟通对接,积极寻求中巴在奶水牛领域合作契合点。
早在1974年,我国就已引进50头被誉为“世界著名河流型乳用水牛品种”的巴基斯坦尼里-拉菲水牛,并通过与中国本地母水牛杂交得出尼杂一代水牛,据水牛研究所介绍,此杂交水牛平均泌乳期产奶量为2083.8公斤,最高日产13.4公斤。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牛奶产量逐年下降。据了解,目前巴基斯坦水牛存栏量高达4100万头,当地水牛品种较好,产奶量高于中国,未来加强与巴基斯坦的合作是中国企业维持或扩大优质水牛乳产量的方式之一。
2019年5月,中巴两国政府便已签署口蹄疫非免疫无疫区建设框架协议并持续推进,为长期畜牧合作开放打开了一扇政策之门。后因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推进放缓,目前巴基斯坦活体畜畜出口尚未解禁,但可以考虑以优质水牛卵母细胞、冻精对华出口的形式开展合作。巴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巴国内需求有限,巴水牛胚胎繁育技术有待提高,尚未实现商业出口,但已与孟加拉、斯里兰卡和肯尼亚等国签署冻精出口议定书。巴希望引进中国水牛胚胎繁育技术,加强水牛选育合作,共同出口优质冻精和胚胎。
“如果技术和法规许可,我们乐于分享中国的经验和胚胎技术等。”陈易一说,“在未来畜牧业快速增长的压力下,通过新技术改良品种,提升品种效率,和巴基斯坦的伙伴一起推动整个畜牧行业的产出。”
除技术合作外,基于巴基斯坦的庞大水牛奶产能和较低成本,在巴基斯坦投资建设奶制品加工厂也是中企扩产能的重要一步。“通过产业投入的方式,在巴设立相关产业加工、产业研究,不仅能满足巴国内市场需求,也可以寻求出口中国及国际市场的可能,为巴方创造外汇,提升两国乳企在亚洲奶、肉制品供应端的竞争力。”陈易一如此勾勒道。
陈易一表示,随着两国政府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巴基斯坦的投资环境持续改善,“我们认为现在是在巴基斯坦投资的更合适的时机。在接下来的十年中,水牛乳将迎来更多的商机。”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注意到,在即将启幕的中巴农业与产业合作项目集体签约仪式,皇氏集团有意向分别与阿尔海湾集团、拉合尔兽医与动物科技大学建立合作。在政策支持、机制创新、技术研发等环节不断突破的背景下,引进国外种质资源,与国内先进技术相结合,将是我国打赢种业翻身仗的有效举措,也是皇氏集团从产业链源头上实现优化升级的关键一步,未来发展前景或超越想象。
北斗收官,“梦之蓝M6+”助力中国航天直奔苍穹! 中兴通讯LTE-V2X车载模组ZM8350助力智能网联车路协同发展 赛立复(中国)首席代表出席新营养千人峰会,分享NMN最新 深圳国际品牌周为品牌切入都市圈建设贡献新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