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特征为心房快速且无序的电活动,显著增加死亡、卒中、心力衰竭(心衰)、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房颤将给社会和医疗服务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而阵发性心房颤动(PAF)作为AF的一种类型,其发作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7天,并能在48小时内自行恢复窦性心律,其主要症状为心悸,胸闷,头晕,气短。
目前临床常用西药用于房颤的治疗,例如胺碘酮、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等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低血压等,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针对房颤治疗用药安全和有效性,近期一项临床研究,为房颤治疗选择提供了另一种治疗选择。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PAF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心功能改善及安全性的影响。
研究方法
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
将 70 例 PAF 患者平均分成 2 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培哚普利吲达帕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2 组均治疗 6 个月。比较 2 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 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指标。
研究结果
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
NYHA心功能分级: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
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8.57%,低于对照组的34.29%(P<0.05)。
结论
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PAF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这一发现为PAF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尤其是对于希望减少西药长期用药风险的患者。
步长稳心颗粒介绍
步长稳心颗粒的疗效得益于其独特的中药成分,如党参、黄精、琥珀、甘松和三七等,这些成分在中医理论中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定心安神的功效。药理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些成分对心脏功能的积极影响。与胺碘酮、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等西药联合使用,步长稳心颗粒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更减少了药物的副作用,实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互补。
步长青花瓷稳心颗粒与步长稳心颗粒区别
步长青花瓷稳心颗粒的是稳心颗粒的升级版,组方中选用来自山西长治、晋城及周边地区的道地药材潞党参,黄精、三七、琥珀和甘松等选用野生中药材,更完整的保留活性物质,保证提取成分的纯度更高,以更高品质,更长药效,提供更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