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河化股份(000953.SZ)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083.04 万元,同比下降 37.02%;归母净利润383.82 万元,同比增长45.56%,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043.08 万元,同比增长1,075.08%。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下降,但净利润增加,得益于:一是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优化管理流程与资源配置,有效提升人均产出比,实现了管理效益的转化;二是收到前期销售回款,冲回已计提的坏账准备;三是因归还了部分借款,财务费用也大幅度减少。
医药中间体业务领航,战略转型成效显著
在业务架构层面,河化股份目前已构建起“医药中间体+尿素委托加工”两大核心业务体系,形成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其中,公司全资子公司南松医药主导的医药中间体业务,凭借稳定的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成为河化股份盈利的“中流砥柱”。
2025年上半年,河化股份聚焦核心业务,深入实施提质增效专项措施,南松医药单体报表实现营业收入 4,266.60 万元,净利润 647.83 万元。南松医药以50%的营收占比,为河化股份贡献超过90%的扣非净利润,充分验证了企业战略转型与精细化管理的叠加价值。
在细分产品赛道上,南松医药表现突出——在羟基氯喹侧链、氯喹侧链两大细分领域,其市场份额占据绝对领先地位,构筑起坚实的竞争壁垒。南松医药的主要产品涵盖抗疟疾类、孕激素类、营养剂类等多个品类的药物中间体,产品不仅供应国内优质客户,还成功拓展至中国台湾地区以及印度、芬兰等海外市场,全球化布局逐步完善。
值得关注的是,河化股份CDMO业务呈现强劲增长势头。2024年,公司聚焦长效核心产品的工艺优势构建,通过生产资源集约化配置、设备技术改造等举措,有效降低成本超20%。成本端的优化叠加市场需求的释放,直接带动CDMO板块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27%,达到212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86万元),且毛利实现扭亏为盈,成功实现从“规模扩张”到“盈利提升”的关键突破。
把握医药产业市场机遇,河化股份优势凸显
从行业前景来看,医药中间体行业正迎来需求稳步上扬的黄金发展期。一方面,全球医药中间体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医药中间体生产国与出口国,有望为国内医药中间体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河化股份有望依托国内产业优势深度受益。
另一方面,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居民健康意识显著提升,叠加新兴市场医药消费需求的加速释放,市场对创新药、仿制药的需求持续增长,而医药中间体作为医药生产的关键环节,其市场需求也随之同步扩大。与此同时,为降低研发与生产成本、提升运营效率,越来越多药企选择将医药中间体生产环节外包,这一趋势为专业从事医药中间体生产的企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河化股份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利环境。
不过,行业机遇背后也潜藏着挑战——医药中间体行业竞争正日趋激烈,头部企业凭借技术研发优势、规模化生产能力及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不断巩固竞争壁垒,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对中小型企业形成一定竞争压力。
在此背景下,河化股份的核心竞争力凸显:公司管理与技术团队成员平均拥有超20年的医药化工企业从业经验,不仅对行业发展规律有着深刻且科学的认知,更具备前瞻性的战略眼光,能够精准把握国内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与客户痛点。正是凭借这份专业积淀,公司在行业低谷时期始终坚守化工主业,保持战略定力;而在行业复苏阶段,又能迅速抓住市场机遇,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与机遇捕捉能力。
2025年,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积极采取多维举措应对:通过对传统业务进行提质增效,夯实发展根基;持续优化CDMO业务布局,强化增长引擎;推进精准市场开拓与营销模式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在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南松医药主导的医药中间体业务保持良性增长态势。未来,随着行业机遇的进一步释放,河化股份有望在医药中间体领域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